第226章 司马懿的预言,河东阴云(1 / 2)

河内温县,司马氏宅邸。

司马懿坐在书房,静静翻看古籍。

一名随从敲响房门,司马懿问何事,仆人答,老主人相邀。

司马懿放下书,起身前往正堂。

堂内,前京兆尹,年过五旬的司马防看向站在门口的二儿子。

“进。”

“诺。”

得到父亲命令,司马懿方才进屋。

司马防教子甚严,要求儿子们“不命曰进不敢进,不命曰坐不敢坐,不指有所问不敢言”。可能正因为此,他才能教出名留史书的“司马八达”。

“坐。”

“诺。”

司马懿坐下,仍旧保持沉默。

直到司马防对他说:“三郎送来消息,马孟起已说服朝廷,迁徙河内、河东二郡户口入雒。你的看法呢”

父亲提问,司马懿方才开口作答。

他说:“儿以为,司隶校尉的方略乃扶国之策,朝廷若依此施行,汉室或将再兴。”

司马防点头:“吾也是这个看法。那么会否有隐患”

司马懿答:“有的”

“什么隐患”

“河内有我司马氏忠于朝廷,各县豪族百姓不会生事。然河东卫氏、范氏、贾氏皆豪首,但有一家不满,河东必将生乱”

司马懿预言,朝廷迁徙户口的政令,必然引起河东郡叛乱

司马防暗自点头,叮嘱司马懿:

“此事你看在眼里就好,不要与外人说。”

司马懿抬眼看了父亲一下:“诺。”

司马防看出儿子的心思,捋须笑道:

“河东豪族林立,生乱是必然的。但我想以马孟起的才智,应该不会没有后手。咱们也正好看看,他有何种手段和安排。”

司马懿沉默不答。

司马防感慨:“原本我以为二郎你的才能,可以冠冕天下。然,马孟起横空出世,你也只能暂避锋芒啊。”

他把话题一转,问司马懿:

“吾令你枯坐家中,你心中可有怨言”

司马懿答:

“无。”

“嗯,那你觉得曹孟德和马孟起,谁更胜一筹”

“曹孟德。”

“何故”

“曹孟德行霸道,而马孟起借王道。”

“你认为他不应该接受司隶校尉之职”

“不然,儿以为这是最好的选择。但是,马孟起借王道而非用王道,这便落了下乘。”

“呵呵,这对大汉来说倒是好事儿。”

“是。”

司马懿点头认同父亲的结论。

对马超,司马懿其实很佩服马超的才能。说实话,司马懿还挺想跟弟弟司马孚一样,到马超手下任职。

不过司马懿并非想辅佐马超,而是想匡扶汉室。

司马家世受国恩,司马防对八个儿子的家教也是要忠于汉室。

所以别看司马防已经把司马朗、司马孚分别派到曹操、马超手下效力,但司马防最出色的儿子司马懿却一直被司马防按在家里。

司马防对司马懿说:“朝廷要迁徙户口,我司马氏理应配合,这件事就由你去办吧。”

司马懿点头:“诺。”

“去吧。”

司马懿接受父亲的命令,带着许多仆人出门。

他要到各处司马家的产业巡视,将隐户、僮客统计出来,并叮嘱各处产业的负责人做好准备。

温县的豪族们听说司马家有动作,纷纷打听究竟是怎么回事。73狆彣蛧

等他们听说朝廷要迁徙户口,都前往司马家探口风。

接下来几天,司马懿替父亲司马防出面,迎来送往各家豪族的代表,并向他们表明司马氏要全力配合朝廷的动作。

温县豪族看司马家不准备反抗,他们没了带头人,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提前做准备。

河内其他各县豪族听闻风声,同样只能熄了心思。

同时,河内太守徐晃接到朝廷的命令和马超的手书,开始在河内清查户口,着手准备秋收后的迁徙工作。

河内的工作进展顺利,朝廷下令褒奖起带头作用的司马氏。

朝廷拜司马防为骑都尉,司马防推辞不受。朝廷于是把功劳记到在朝中任职的司马芝头上,升司马芝为中散大夫。

河内这边有司马氏牵头河内豪族配合朝廷。

河东那边,情况就不如河内顺利了

原河东太守裴茂被朝廷升迁为凉州刺史后,裴茂向朝廷举荐在并州大战时有功的贾逵接任河东。

贾逵这个名字可以算是三国历史过滤器。

知道贾逵的人,都会感叹这是位大才,还是曹魏国柱。不知道的人,恐怕只会觉得这是个背景板。

历史上,曹丕能够继承曹操的遗产,贾逵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首功

曹操病逝后,曹彰率先带兵赶到都城,是贾逵当面呵斥曹彰,使曹彰不敢觊觎嗣位。